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野神

《文灯》(野 神 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
1、本文解释权归作者本人。
2、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
3、本文作者(笔名):野 神
真实姓名:贺启财
通  联:重庆市开县文广局
邮政编码:405499
联系电话:13996628811 15178923333 023—52277333
Q   Q:479508561
野神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中国韵律诗歌网:http://zhongguoyunlvshigewang.5d6d.com/


附录:
一、野神关于本论文的特定术语解释
1、一定的语言节奏规律
    是指我们公认的对联创作中的语音变化和平仄交替规律。
2、语言节奏的和谐性、思想内容次第的连贯性、思想内容次第的跳跃性、意象的构建、铺陈写实抒情、思想意旨的表达、高度凝炼的文字、深刻思想内核、高级语言艺术形式(见《论汉语言所谓“散文诗、诗散文”不是诗歌或“随行体文学”,而是散文》之《特定术语解释》)。
3、风体诗歌
    押韵是诗的最根本要求。风体诗歌是指除押韵外,不需要具备平仄粘对、对仗等其它要求的诗歌。

二、参考资料:
1、野神《论随行体文学》

2、野神《关于诗歌探索与诗歌革命和文学革命》
3、于进水《诗帜》
4、鸿硕《诗必有韵,无韵不是诗》
5、鸿硕《诗话15则》
6、鸿硕《诗镜文心》书(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7、闲人《用韵是汉诗的第一特征(说韵之一)》
8、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
9、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10、《绝妙好联赏析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1、柳景瑞、廖福招编《中国古今名联鉴赏》(中州古籍出版社)
12、奉腾蛟著《对联写作规则》(岳麓书社)
13、罗维扬著《中华对联写作》(岳麓书社)

14、《联律通则》(中国楹联学会)
1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6、《辞源》(商务印书馆)
17、《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8、《中华字海》(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社)
19、《古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余德泉对联知识(网络)
21、《野神诗文选》
22、高中语文课本
23、百度及其它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野神关于散文、诗、对联、随行体文学的定义
     (2011年10月21日、2011年8月20日、2011年11月5日)
                                 野   神

        一、散文的定义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是具有语言节奏的松散性和思想内容次第连贯性的铺陈写实抒情,散体排列或分行和散体排列并存,不讲究格律、音韵、对仗,可韵散结合的最自由灵活的记叙、议论、抒情的一种行文体式。它和诗歌、小说、对联、戏剧、随行体文学并称,这六种文学体裁是现当代中国汉语言文学的最基本构成。
                                       (2011年10月21日)

        二、诗的定义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心灵和文字的艺术,押韵是其最根本的要求,格律是其更高要求,用高度凝炼的文字以表现深刻思想内核的抒情言志是其最高要求,多以分行形式表现。因此,诗,是以韵和律表现语言节奏的和谐,用高度凝炼的文字表现深刻思想内核的一种抒情言志的高级语言艺术形式。
                                          (2011年8月20日)
       三、对联的定义
       对联,是按照一定的语言节奏规律和平仄对仗要求创作的对偶形式的文体。对联多见于楹联,它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随行体文学并称。

                                          (2011年11月5日)

       四、随行体文学的定义
         随行体文学是基本以分行的形式表现,不受韵和律的限制,以其语言节奏的自由,用高度凝炼的文字表现深刻思想内核的一种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形式。
                                             (2011年8月20日)

-----------------------------------------
其中,诗、随行体文学参考条目:


为了探讨学问,首先对以下所引用的条目的原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1诗,是心灵的艺术。一切健康的艺术,都是启迪人性的灵。
                           ---- 野神(于1984年7月)
   诗歌——闪烁人类精神世界灵的光芒。
                                  ----野神(2010年7月1日)
    诗歌——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
                                  ----野神(2010年7月1日)
2、就文学体裁而言,诗歌是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于进水
3随行体文学主要是以分行排列的语言形式表现的,它没有押韵的要求,对音节、音顿、音步、气群、句群、节的多少和句子的长短均无要求,完全随作者表达思想意旨的需求而随机决定。我根据随行体文学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建筑形体的自由,及其内在规律语言节奏(如不押韵、无平仄律等)的自由定义为——随意的句行。主要是根据其外在和内在的语言表达形式定义的。      ——野 神(2010108日)
4就文学体裁而言,随行体文学是以语言节奏的自由性和分行排列的语言形式,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于进水
5我给诗的定义是: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情、意、境、律缺一不可。                 ——鸿
6、诗歌的本质特征是:以韵律和恰当的分行所进行的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以再现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文体。  ——杨雨田
7、支持汉语诗歌的韵律学理论!汉语诗歌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它韵律的存在。没有韵律的文体是和诗歌相反的另一文体:散文。中华民族之所以诞生诗歌和散文这个两个词汇,就源于它们是汉语言文学最基本的两种文体。它们的界定是从语音上来区分的。韵律就是它们的分水岭。           ——重阳(语)
8、用韵是汉诗的第一特征。     ——闲人
9、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所以,诗必以定是非。即非诗,最终要由来决定:有韵的诗,无韵的不是诗。         ——重
10、基本字义: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百度收索:诗)
11有韵者,不一定为诗也;谓诗者,必应有韵也。故押韵是对诗歌的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    ——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新声韵进行诗歌创作才是对格律的真正坚持
                             (2012128日)
      如今,诗坛用韵各持己见,有“政出多门”的意味。看似百家争鸣,实则一片混乱,对文化的繁荣发展极为不利,不利于教学和传承。我们不能贻误下一代。
      时至今天,许多汉字的读音已经改变,汉语拼音已将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部。俗话说“到哪山说哪山话”。话是说给人听的,要让人听得懂才行。语言的不通,会产生交流的障碍。正因为如此,才统一说普通话。如今主张用新声韵写诗填词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依照旧韵写诗,格律完美的和谐已被打破(例子太多,众所周知,我就不列举了)。现在,我们在吟咏诗歌时是使用汉语普通话。而平仄,是根据读音来确定的,用旧韵写出的诗歌,在吟咏时,经常会因为有些字的古今读音不同而违背诗词格律要求。因此,用旧韵写诗填词无异于放弃前人对格律的研究成果。在新的时代,如果你写的诗,因为某些读音与现在的读音不同,难道你还要坚持让别人也依照你的读音吗?明知不该那样读,却偏要那样用,却硬说是按格律写的。这不是自欺欺人吗?现在,坚持用旧韵写诗填词的朋友,难道也是用旧读音吟咏吗?如果按照你的古音读法,势必让很多人听不懂,有意思吗?这不是另类吗?而如果按照普通话读音,又无异于古风体诗歌,就已经失去对诗词格律要求的意义。说个不中听的话,如今60岁以下的人,有几位真正会读古音,顶多认识如“斜”……等几个出现在学生读本或《唐诗三百首》中的常见字。不信,谁敢站出来让人考考吗?即使搞文字研究的专家学者,恐怕也没有几位能把大部分诗文用古音吟诵吧?!
      古时用古韵,唐朝用唐韵,宋朝用宋韵,明清亦有改进。在这方面,我们还在争论不休,说明我们还不及前人。论学术不是讲感情,自古以来,习惯势力和保守势力都是很顽固的,可见,改革之路的艰辛。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推翻以前用旧韵写的诗。这不是一回事,既然有古风存在,即使我们无法用旧韵读古人的诗,只要好,丝毫掩盖不了它的光辉。这个与我今天谈论的主题无关。但我还是要声明,这决不是否定以前的韵书和作品,而是认为在新的时代应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这也是共识。现在,我们无法要求古人,我们的后人也无法要求我们,因为我们不知道今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再说,现在的汉字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以往,显然,用旧韵也已经不合时宜。
      另外,现在诗词用韵不应该分家。宋时分家是因为词是用来唱的。词本质上就是诗,现在早已失去唱的功能,故不必顾忌唱时的读音。因此,完全不必单独编一部“词韵”来为填词用,而应该与诗用同一部韵书。
      可见,在普遍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天,使用早就过时的旧韵进行诗歌创作,是极不正确的。《平水韵》、《词林正韵》、《诗韵合璧》、《佩文诗韵》、《中原音韵》等一切旧韵书都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退出诗歌的历史舞台。单独使用旧韵或“双轨并行”的用韵原则应该废止,这是改革不彻底的表现,旧韵书应该进入文化历史“博物馆”。
      废止旧韵,坚持用新声韵进行诗歌创作,才是真正遵守诗词格律,才是真正肯定前人的成果,才是对格律的真正坚持,才是与时俱进,才适应新时代诗歌创作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子:放乎中流,让大海的浪涛去见证吧!
-----------------------------------------------------------------------
                     关于诗歌探索与诗歌革命和文学革命
                                       (2011920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文学的乐园。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了我们引以为骄傲的国粹——诗歌,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象征之一。相信,人们一定懂得国粹背后炎黄先辈们呕心沥血的历史。是我们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歌者,有责任、有义务为它写下美好的续篇。
    在十九世纪初叶及以前的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勿容置疑,中国诗歌的发展是繁盛的。但纵观古今中外的诗歌历史,一直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因此没有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来进行指导,进而导致中国诗歌在近一百年来一直处于彷徨中。这之中,关于诗歌的音韵问题、平仄格律问题、思想内容问题、什么才是诗歌等等问题,无数诗歌前辈和理论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直到今天,仍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愚以为,纲举目张,首先应该解决什么是诗歌的问题。解决了文学体裁的分类,确定了什么是诗歌,再进一步研究诗歌内的各种体式、写作手法和技巧、思想内容等。而要解决文学体裁的科学分类,就必须科学地认识每一种文学体裁的本质特征。目前,我们首要认识的是诗歌的本质特征,因为其它文学体裁的特征十分明显,没有多少异议,诗歌的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好解决。前面说过,前人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是自发的,因此我们没有现存的可以直接引用,只有结合我国数千年诗歌的创作实际,寻找突破口,进行科学研究。在近现代一百年来,郭沫若、徐志摩、艾青、胡适等前辈,以及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如于进水、鸿硕、潘颂德、闲人、秦华、杨雨田等等,还有不知道姓名的默默奋斗的普天下的炎黄赤子,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的子子孙孙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给我们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是关于诗歌音韵的实践。于是,关于诗歌的韵律理论诞生了,即于进水先生之《诗帜》,这是一道曙光。
    于先生旗帜鲜明地指出:《诗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就文学体裁而言,诗歌是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语言节奏的和谐性,是诗歌语言形式的本质属性,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唯一标志;韵律是诗歌的核心要求和标志性象征,诗行内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和诗行外语言节奏的和谐性,相辅相成于诗歌抒情言志的思想意旨之中;按照诗歌的韵体和律体所划分的“通韵齐言诗歌”“通韵杂言诗歌”“变韵齐言诗歌”“变韵杂言诗歌”四种诗歌体式,是对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两大纵向体式横向之最基本分类。(其中的和谐性,包含一般和谐和高度和谐,详见于先生《诗帜》)。
    在分行的文体中,不押韵的不能叫诗(当然,押韵的不一定都是诗),这是真正诗人们的共识。无数前辈和诗歌理论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诗帜》,就是于进水先生对所有这些观点科学的归纳、总结和创新,进而提出的当今时代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进步性,对诗歌创作极具指导作用。《诗帜》是关于诗歌韵律理论的杰出代表,它代表了持诗歌必须有韵律这一观点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诗歌必须押韵,这是对诗歌最根本的要求。那么原“自由体新诗”中不押韵的就不能叫诗歌。叫什么呢?敝人于2010108日首次提出了“随行体文学”的概念(见《论随行体文学》),这是《诗帜》的延伸。至此,中国文学体裁的分类基本完成。“随行体文学”是一种以诗歌为母体而又有散文特征,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舶来品”非汉语诗歌传入中国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自此,形成了随行体文学、散文、诗歌、对联、小说、戏剧六种文体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基本构成。我根据随行体文学其外在形式和其语言节奏的自由性将其命名为“随行体文学”,是对原“自由体新诗”的三种形式(见《论随行体文学》的第一大点)的后两种形式的科学定义。而原“自由体新诗”的第一种形式就是现代诗歌。随行体文学之“随行”直解:“随行”——随意(随机)的句行。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心灵和文字的艺术,押韵是其最根本的要求,格律是其更高要求,用高度凝炼的文字以表现深刻思想内核的抒情言志是其最高要求,多以分行形式表现。因此,诗,是以韵和律表现语言节奏的和谐,用高度凝炼的文字表现深刻思想内核的一种抒情言志的高级语言艺术形式。(野神 语)
      随行体文学,是基本以分行的形式表现,不受韵和律的限制,以其语言节奏的自由,用高度凝炼的文字表现深刻思想内核的一种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形式。(野神 语)
    因为诗歌本质特征的科学认知,诗歌便与随行体文学分离开来,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这从根本上解决了近百年来“什么是诗歌”的争端。同时完善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类。这是一场发生在十九世纪前后至二十世纪初的一场伟大的诗歌革命、文学革命,这是中国无数诗歌前辈和理论家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无法一一列举他们的姓名,但我们会永远记住,这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目前,我们只要弄清诗歌的标志性特征,以押韵作为分水岭,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值此诗歌革命和文学概念梳理期间,我们应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发动广大诗人和学生,进行诗歌和文学的彻底革命,真正为诗歌和文学闯出一条路来,造福子孙,泽被后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诗歌探索与诗歌革命和文学革命》发表后网络回帖选
                              一
      纵观古今中外的诗歌历史,一直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因此没有能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来指导诗人进行自觉意义上的创作。导致中国诗歌在近一百来年一直处于彷徨期。这之中,关于诗歌的音韵问题、平仄格律问题、思想内容问题、什么才是诗歌等等问题,无数诗歌前辈和理论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理论和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了,但主要的如“什么是诗歌”等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这已经严重制约了诗歌及文学的健康发展。
                               二
      有人可能要说,近一个世纪以来,诗歌的“有韵”和“无韵”之争不存在,说人们一直就完全承认无韵诗,说已经形成定论,说于进水、鸿硕、闲人,还有我野神“冒天下之大不韪”,想出名、没有事干……凭空提出“诗必须有韵,无韵不是诗”的观点,这显然是无稽之谈。有很多人不会同意。是吧?!我想,事实胜于雄辩,就不必解释了!
                                三
      引起诗歌界和文学界混乱的原因何在?因为没有科学的理论体系支撑。其实,以往的一切创作实践,只能作为构架理论体系的依据和参考,而不能作为金科玉律。因此,无论把古往今来的所谓“无韵诗”举多少例子(即使有,也是极个别特例,并且是系统理论成型前,只能作为创建理论的参考),都没有用,这更加说明,诗歌和文学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
    如果诗歌没有科学的定义,就无法界定诗歌,就不能科学地区分诗歌和其它文学体裁。在这种情形下,试问,谁能肯定地说:这就是诗歌,那就是诗歌。可以这样武断地下结论吗?答案是:不能!不光诗歌如此,界定任何一种品类时,都是如此。正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一个世纪以来,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才有诗歌“有韵”、“无韵”之争(这个事实,恐怕没有人不承认吧)。这种状况,在中国、在世界各个领域都是极其罕见的。这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五
    诚然,一直以来,我们的先辈以及我们现代的文人们,都在严谨而认真地创作和探索。也很想拓宽诗歌的路子。但任何独立的文体必有其本质特征,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诗歌改革和西方诗歌传入中国,人们借助翻译过来的诗歌有的不能押韵这一现象(因为在翻译时为了“词不害意”),大量创作不押韵的所谓“自由体新诗”(当然,也有押韵的)。于是,便出现了“新诗潮”,这是前人努力探索的结果。殊不知,这种“自由体新诗”中不押韵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困惑。如果说它属于诗歌,将它标上标点按照散文格式排列时,就是散文了。反过来,如果按照“诗可以无韵”的观点,将散文转成分行形式后,它又是“诗歌”了。如果一件作品,同时具有两种体裁名称,到底该如何认定?就像蝙蝠,究竟是禽还是兽?很让人困惑。这就是没有理论指导概念模糊造成的。因此,科学地认识每种文学体裁区别于其它体裁的标志性特征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这与具体创作出的作品没有关系,与作者关系也并不很大(因为作者的目的是表达思想或抒发感情,至于体裁并不一定重要),这只是一个划分问题。只要写得好,依然闪闪发光,是中国文明的精髓,依然能够传承,启迪和教育子子孙孙。
                                六
    再一个问题,就是,以前写所谓“无韵诗”的人的面子问题。认为被尊为“诗人”,好像要高人一等似的,所以都想戴一下“诗人”这顶帽子。其实不然,只要是好作品,都一样,小说家、戏剧家、诗人、散文家……都一样,如果习惯了,被称为“随行体大家”,何尝不是一件光荣的事呢?反过来,不论你写什么,如果写不好,就算说你是一个“诗人”、“文学家”什么的,又有什么用呢?例子我就不用举了,当今的“诗歌消费”就是明证。
                                 七
    还有人提出,你野神是坚持诗歌韵律的,你们把写“无韵诗”的人称为“随行体大家”了,是对诗人的不尊。非也!第一,愚以为这本身就不应该称为诗人的,但并不是对其作品的否定,相反,是对其存在价值的肯定。愚在《论随行体文学》一文中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只要是好作品,与好的诗歌、小说、散文一样,光辉闪耀。第二,野神本人也搞随行体文学创作,今后还会写。第三,我是《韵律诗歌》报主编,我们专门有“随行体文学”版块,发中国韵律诗歌会员的作品。难道我们会贬低随行体文学吗?第四,因为各种原因,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我们的思想,中国韵律诗歌网专门开辟了“随行体文学”版块,有大量的会员在那里发帖,他们一样感到快乐,一样饱含热情,一样精心创作。我们的理论和观点丝毫不妨碍他们,他们反而更加专心,为这一新的文体多出精品而努力。古人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没有真正了解我们,怎么能准确判断呢?我们很多人都是写“随行体文学”出身的,应该是“知己知彼”的。不是盲目和一时心血来潮,是经过深思的。第五,把原“自由体新诗”中不押韵的作品从现代诗歌中分离出来,有诸多原因和好处(见敝人之《论随行体文学》),是有利于诗歌和随行体文学的发展的。
                                   八
    有人可能还有顾虑,认为随行体文学好像很单薄,没有什么好作品。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第一,从“现代诗歌”出现以来,涌现了大批优秀的“随行体文学”作者,他们是为“自由体新诗”开路的,在这个探路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创造出了我们今天名之的“随行体文学”,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但这个功劳是前辈的。这一百年来,人们创作了大量的“随行体文学”,如果收集起来,恐怕会让人吓一大跳,一定非常可观。其中定不乏精品。第二,格式灵活。可齐言,也可杂言;可时而押韵,也可全篇不押韵;句子、篇幅可长可短;最是机动的文体,最能表达思想意旨和抒发感情。因此,容易学习,容易传承。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如,这可能也是历史的眷顾吧!
                                    九
    当然,要不要创作优秀作品?要!当然要!而且多引导人们创作,总会有好作品。不只是要努力创作好的诗歌,也要创作好的散文、好的小说、好的随行体文学……如果,天天叫嚣:“不管叫什么,赶快创作优秀诗歌”、“要努力,要进取,要发奋!”、“光说没用,你写几首好诗出来看看!”……有用吗?没用,一点用也没有。这才是真正的“空话”、“假话”。因为,没有几个人在创作时就专门想写差的。其实每个人都想写好,你叫嚣有用吗?有的人认为,承认了“随行体文学”,就妨碍了人们创作。这有什么关系?只是称呼不同,一不影响作品质量;二是如果写得好,一样有夺目的光环在头顶上,没有什么损失啊?就好比,让你今天去买鱼,中午计划做一盘“酸菜鱼”。结果到了集市,发现有兔肉,于是买了一只兔子,做了一锅“麻辣兔子汤”,你不可能把这锅“麻辣兔子汤”也叫“酸菜鱼”吧!好吃吗?一样好吃。这是一个道理。
                                   十
    不解放思想,死抱住一切“陈腐”不放,是抱残守缺的表现,无疑是落后的代表,会阻碍中国诗歌和文学的健康发展。当代中国,诗歌革命和文学革命势在必行。而且,必将以全新的理论构建为第一战略任务。这一步,一经跨出,必定势不可挡。不会以任何个人或团体意志为转移,这就是历史的脚步,这就是文坛春天的霹雳。
    在建国62周年之际,临屏杂乱写了这些,供朋友们参考。问好我亲爱的同胞们!让我们共同努力,精诚团结,携起手来,为中国的诗歌和文学奉献绵力吧!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2011101 于卧云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兄的公开信
××兄:
    您好!
    我虽然很忙,电脑技术差,很少回帖,但关于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一直在关注。我一直与人为善,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旁观者清,我绝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这一点,我相信,××兄应该懂我的。自问从小到现在,敝人从未感情用事过。愚以为这件事我们应该冷却一段时间,反思一下比较好,什么也不要说了,就此打住,来日方长。您说呢?
    至于于进水先生的诗歌韵律理论和敝人的随行体文学理论,我的观点是鲜明的。让实践和时间去检验吧!因为,古今中外,每一个新的观点或学说的出现,都不是当代人争论的结果,实践和时间会公正地做出选择,不会因任何个人或团体的意志而改变。这就是历史的脚步。也就是说,如果理论是错的,我们怎么努力也是徒劳。反过来,如果理论是正确的,它一定会顽强地生活下去。您说对吗?
    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去为自己辩论。我自幼就不信奉权威,也从无崇拜的偶像,只相信真理、相信实践和时间,但我深深景仰那些为了国家、民族和全人类做过杰出贡献和默默地创造历史的广大劳动人民。这是我一贯的想法和做法,我不会被任何人左右思想,即使那些伟人。我从来就是用批判的眼光去学习的。但是,我一旦认定了目标,定会义无反顾地前进。我从小生活在大山中,吃过不少的苦,工、农、商、学、兵,都经历过。只有博大的胸怀和精诚的团结,才会给自己和别人的人生留下美好和快乐。在胸怀和友谊上,我十分崇尚中国山村农民淳朴无私的美德。
    今天,我要上课,起了个早。就当谈心,与××兄聊聊。胡乱扯了这么多,不管对错。我是带着一个淳朴的大山农民的心说的。
    请原谅我的少回帖,我的确没有太多时间,加上打字技术太差。如果可以,我愿与兄电话交流。
    我的电话:13996628811QQ479508561 (有事留言,但我一般不聊天)
    顺祝天下朋友健康如意!我的电话和QQ公之于众,只要是真诚的交流,我随时欢迎,愿与天下朋友共乐之。
    ××兄!祝好!远握!

          2011.5.22.
野神 挚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中国诗歌网理论版主清泉兄的帖子
    首先,野神深深感谢清泉兄的深厚情意!
    在此,我也向这一阶段以来所有参加讨论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将我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我将继续以宣传和推广诗歌韵律和随行体文学理论为己任,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来审视,来判断。这样,随着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其正确与否的判断也就会越来越准确。如果这些理论的确不合时宜,我相信一定没有它们的立锥之地。反之,如果是正确的,它一定会生存下去。作为我本人,必将义不容辞地为这两大理论做出应有的努力。我深信,要经过检验不倒的才是真理。因此,我要把这两大理论投向“大海”,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同时,我也坚信,我的“孩子”能够经受得住严峻的考验。在此,也请大家多多帮助,多多宣传,让更多的人来思考和甄别,为我们的后人铺平道路而略尽绵力。
    也请大家理解和原谅野神的冥顽和执着。
    再次感谢清泉兄!感谢大家!遥握!
                              野神 再拜
                    2011.5.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极学习诗歌韵律理论和随行体文学理论,
                           进行诗歌和文学的彻底革命
                                 (2011年元月1日)
    今天我只讲一个问题,那就是实践问题。否则,一切努力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于进水先生之诗歌韵律理论已经将什么是诗歌阐释得非常清楚,但偏偏就有人不能正视真理。这也难怪,自古亦然。奋斗是必须的,因为有几种人在作怪:
    1、无事生非,不愿看到诗歌韵律理论做大,否则,某些人就没有事可做了;
    2、在诗歌韵律理论上揩油,逐步采撷诗歌韵律理论的花朵,直至某些人创造出所谓的新理论而吃掉诗歌韵律理论;
    3、半知半解或一无所知,不能深刻理解理论的核心思想;
    4、根本不想知道,只管盲目创作,瞎起哄;
    5、违心之举,有地位有条件有能力却选择沉默,尸位素餐,明知是真理,却不愿意振臂高呼,明哲保身,有所惧也。
      有此五种人,足见脚下道路之艰。
    目前,我们只要吃透了于进水诗歌韵律理论,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值此诗歌革命和文学概念梳理期间,我们应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发动广大诗人和学生,积极学习诗歌韵律理论和随行体文学理论,进行诗歌和文学的彻底革命,真正为诗歌和文学闯出一条血路来,造福子孙,泽被后世。
    敬请朋友们三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野神关于随行体文学的科学预言
                                  (20111018日)
    在下以为,随行体文学从诗歌中分离出来,是迟早的事,就如小说从散文中分离出来一样,更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它的前景十分光明。况且就目前的创作数量和质量来看,已经是如山如海,且佳作多多,精彩不断。
    其实,野神早就说过,并可以断言:继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后,现当代文学必将以随行体文学为最盛,它必将成为这一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这些,相信时间会给我们最满意的答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文学体裁基本分类
                                  (201265日)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对联、随行体文学是现当代汉语言文学之最基本构成,这六种文学体裁是现当代汉语言文学之基本分类。此六大分类中,除对联外,适用于非汉语文学体裁分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4-3-30 00:02 , Processed in 0.0383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