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8|回复: 1

关于诗歌探索与诗歌革命和文学革命及回帖选【选自《文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5 2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诗歌探索与诗歌革命和文学革命
                 【选自野神论文集《文灯》(长江出版社出版)】
                                   (2011年9月20日)
                                             
野 神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文学的乐园。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了我们引以为骄傲的国粹——诗歌,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象征之一。相信,人们一定懂得国粹背后炎黄先辈们呕心沥血的历史。是我们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歌者,有责任、有义务为它写下美好的续篇。
      在十九世纪初叶及以前的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勿容置疑,中国诗歌的发展是繁盛的。但纵观古今中外的诗歌历史,一直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因此没有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来进行指导,进而导致中国诗歌在近一百年来一直处于彷徨中。这之中,关于诗歌的音韵问题、平仄格律问题、思想内容问题、什么才是诗歌等等问题,无数诗歌前辈和理论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直到今天,仍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愚以为,纲举目张,首先应该解决什么是诗歌的问题。解决了文学体裁的分类,确定了什么是诗歌,再进一步研究诗歌内的各种体式、写作手法和技巧、思想内容等。而要解决文学体裁的科学分类,就必须科学地认识每一种文学体裁的本质特征。目前,我们首要认识的是诗歌的本质特征,因为其它文学体裁的特征十分明显,没有多少异议,诗歌的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好解决。前面说过,前人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是自发的,因此我们没有现存的可以直接引用,只有结合我国数千年诗歌的创作实际,寻找突破口,进行科学研究。在近现代一百年来,郭沫若、徐志摩、艾青、胡适等前辈,以及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如于进水、鸿硕、潘颂德、闲人、秦华、杨雨田等等,还有不知道姓名的默默奋斗的普天下的炎黄赤子,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的子子孙孙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给我们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是关于诗歌音韵的实践。于是,关于诗歌的韵律理论诞生了,即于进水先生之《诗帜》,这是一道曙光。
      于先生旗帜鲜明地指出
:《诗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就文学体裁而言,诗歌是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语言节奏的和谐性,是诗歌语言形式的本质属性,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唯一标志;韵律是诗歌的核心要求和标志性象征,诗行内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和诗行外语言节奏的和谐性,相辅相成于诗歌抒情言志的思想意旨之中;按照诗歌的韵体和律体所划分的“通韵齐言诗歌”“通韵杂言诗歌”“变韵齐言诗歌”“变韵杂言诗歌”四种诗歌体式,是对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两大纵向体式横向之最基本分类。(其中的和谐性,包含一般和谐和高度和谐,详见于先生《诗帜》)。
      在分行的文体中,不押韵的不能叫诗(当然,押韵的不一定都是诗),这是真正诗人们的共识。无数前辈和诗歌理论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诗帜》,就是于进水先生对所有这些观点科学的归纳、总结和创新,进而提出的当今时代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进步性,对诗歌创作极具指导作用。《诗帜》是关于诗歌韵律理论的杰出代表,它代表了持诗歌必须有韵律这一观点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诗歌必须押韵,这是对诗歌最根本的要求。那么原“自由体新诗”中不押韵的就不能叫诗歌。叫什么呢?敝人于2010年10月8日首次提出了“随行体文学”的概念(见《论随行体文学》),这是《诗帜》的延伸。至此,中国文学体裁的分类基本完成。“随行体文学”是一种以诗歌为母体而又有散文特征,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舶来品”非汉语诗歌传入中国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自此,形成了随行体文学、散文、诗歌、对联、小说、戏剧六种文体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基本构成。我根据随行体文学其外在形式和其语言节奏的自由性将其命名为“随行体文学”,是对原“自由体新诗”的三种形式(见《论随行体文学》的第一大点)的后两种形式的科学定义。而原“自由体新诗”的第一种形式就是现代诗歌。随行体文学之“随行”直解:“随行”——随意(随机)的句行。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心灵和文字的艺术,押韵是其最根本的要求,格律是其更高要求,用高度凝炼的文字以表现深刻思想内核的抒情言志是其最高要求,多以分行形式表现。因此,诗,是以韵和律表现语言节奏的和谐,用高度凝炼的文字表现深刻思想内核的一种抒情言志的高级语言艺术形式。
                                                                            (野神 语)
        随行体文学,是基本以分行的形式表现,不受韵和律的限制,以其语言节奏的自由,用高度凝炼的文字表现深刻思想内核的一种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形式。                              
                                                                            (野神 语)
      因为诗歌本质特征的科学认知,诗歌便与随行体文学分离开来,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这从根本上解决了近百年来“什么是诗歌”的争端。同时完善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类。这是一场发生在十九世纪前后至二十世纪初的一场伟大的诗歌革命、文学革命,这是中国无数诗歌前辈和理论家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无法一一列举他们的姓名,但我们会永远记住,这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目前,我们只要弄清诗歌的标志性特征,以押韵作为分水岭,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值此诗歌革命和文学概念梳理期间,我们应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发动广大诗人和学生,进行诗歌和文学的彻底革命,真正为诗歌和文学闯出一条路来,造福子孙,泽被后世。

------------------------------------------------

                 《关于诗歌探索与诗歌革命和文学革命》
                                  发表后网络回帖选
                                              野 神

                                                       一
      纵观古今中外的诗歌历史,一直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因此没有能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来指导诗人进行自觉意义上的创作。导致中国诗歌在近一百来年一直处于彷徨期。这之中,关于诗歌的音韵问题、平仄格律问题、思想内容问题、什么才是诗歌等等问题,无数诗歌前辈和理论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理论和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了,但主要的如“什么是诗歌”等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这已经严重制约了诗歌及文学的健康发展。
                                                       二
      有人可能要说,近一个世纪以来,诗歌的“有韵”和“无韵”之争不存在,说人们一直就完全承认无韵诗,说已经形成定论,说于进水、鸿硕、闲人,还有我野神“冒天下之大不韪”,想出名、没有事干……凭空提出“诗必须有韵,无韵不是诗”的观点,这显然是无稽之谈。有很多人不会同意。是吧?!我想,事实胜于雄辩,就不必解释了!
                                                       三
      引起诗歌界和文学界混乱的原因何在?因为没有科学的理论体系支撑。其实,以往的一切创作实践,只能作为构架理论体系的依据和参考,而不能作为金科玉律。因此,无论把古往今来的所谓“无韵诗”举多少例子(即使有,也是极个别,是特例,并且是系统理论成型前,只能作为创建理论的参考),都没有用,这更加说明,诗歌和文学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
      如果诗歌没有科学的定义,就无法界定诗歌,就不能科学地区分诗歌和其它文学体裁。在这种情形下,试问,谁能肯定地说:这就是诗歌,那就是诗歌。可以这样武断地下结论吗?答案是:不能!不光诗歌如此,界定任何一种品类时,都是如此。正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一个世纪以来,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才有诗歌“有韵”、“无韵”之争(这个事实,恐怕没有人不承认吧)。这种状况,在中国、在世界各个领域都是极其罕见的。这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五
      诚然,一直以来,我们的先辈以及我们现代的文人们,都在严谨而认真地创作和探索。也很想拓宽诗歌的路子。但任何独立的文体必有其本质特征,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诗歌改革和西方诗歌传入中国,人们借助翻译过来的诗歌有的不能押韵这一现象(因为在翻译时为了“词不害意”),大量创作不押韵的所谓“自由体新诗”(当然,也有押韵的)。于是,便出现了“新诗潮”,这是前人努力探索的结果。殊不知,这种“自由体新诗”中不押韵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困惑。如果说它属于诗歌,将它标上标点按照散文格式排列时,就是散文了。反过来,如果按照“诗可以无韵”的观点,将散文转成分行形式后,它又是“诗歌”了。如果一件作品,同时具有两种体裁名称,到底该如何认定?就像蝙蝠,究竟是禽还是兽?很让人困惑。这就是没有理论指导概念模糊造成的。因此,科学地认识每种文学体裁区别于其它体裁的标志性特征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这与具体创作出的作品没有关系,与作者关系也并不很大(因为作者的目的是表达思想或抒发感情,至于体裁并不一定重要),这只是一个划分问题。只要写得好,依然闪闪发光,是中国文明的精髓,依然能够传承,启迪和教育子子孙孙。
                                                     六
      再一个问题,就是,以前写所谓“无韵诗”的人的面子问题。认为被尊为“诗人”,好像要高人一等似的,所以都想戴一下“诗人”这顶帽子。其实不然,只要是好作品,都一样,小说家、戏剧家、诗人、散文家……都一样,如果习惯了,被称为“随行体大家”,何尝不是一件光荣的事呢?反过来,不论你写什么,如果写不好,就算说你是一个“诗人”、“文学家”什么的,又有什么用呢?例子我就不用举了,当今的“诗歌消费”就是明证。
                                                    七
      还有人提出,你野神是坚持诗歌韵律的,你们把写“无韵诗”的人称为“随行体大家”了,是对诗人的不尊。非也!第一,愚以为这本身就不应该称为诗人的,但并不是对其作品的否定,相反,是对其存在价值的肯定。愚在《论随行体文学》一文中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只要是好作品,与好的诗歌、小说、散文一样,光辉闪耀。第二,野神本人也搞随行体文学创作,今后还会写。第三,我是《韵律诗歌》报主编,我们专门有“随行体文学”版块,发中国韵律诗歌会员的作品。难道我们会贬低随行体文学吗?第四,因为各种原因,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我们的思想,中国韵律诗歌网专门开辟了“随行体文学”版块,有大量的会员在那里发帖,他们一样感到快乐,一样饱含热情,一样精心创作。我们的理论和观点丝毫不妨碍他们,他们反而更加专心,为这一新的文体多出精品而努力。古人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没有真正了解我们,怎么能准确判断呢?我们很多人都是写“随行体文学”出身的,应该是“知己知彼”的。不是盲目和一时心血来潮,是经过深思的。第五,把原“自由体新诗”中不押韵的作品从现代诗歌中分离出来,有诸多原因和好处(见敝人之《论随行体文学》),是有利于诗歌和随行体文学的发展的。
                                                    八
      有人可能还有顾虑,认为随行体文学好像很单薄,没有什么好作品。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第一,从“现代诗歌”出现以来,涌现了大批优秀的“随行体文学”作者,他们是为“自由体新诗”开路的,在这个探路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创造出了我们今天名之的“随行体文学”,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但这个功劳是前辈的。这一百年来,人们创作了大量的“随行体文学”,如果收集起来,恐怕会让人吓一大跳,一定非常可观。其中定不乏精品。第二,格式灵活。可齐言,也可杂言;可时而押韵,也可全篇不押韵;句子、篇幅可长可短;最是机动的文体,最能表达思想意旨和抒发感情。因此,容易学习,容易传承。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如,这可能也是历史的眷顾吧!
                                                   九
      当然,要不要创作优秀作品?要!当然要!而且多引导人们创作,总会有好作品。不只是要努力创作好的诗歌,也要创作好的散文、好的小说、好的随行体文学……如果,天天叫嚣:“不管叫什么,赶快创作优秀诗歌”、“要努力,要进取,要发奋!”、“光说没用,你写几首好诗出来看看!”……有用吗?没用,一点用也没有。这才是真正的“空话”、“假话”。因为,没有几个人在创作时就专门想写差的。其实每个人都想写好,你叫嚣有用吗?有的人认为,承认了“随行体文学”,就妨碍了人们创作。这有什么关系?只是称呼不同,一不影响作品质量;二是如果写得好,一样有夺目的光环在头顶上,没有什么损失啊?就好比,让你今天去买鱼,中午计划做一盘“酸菜鱼”。结果到了集市,发现有兔肉,于是买了一只兔子,做了一锅“麻辣兔子汤”,你不可能把这锅“麻辣兔子汤”也叫“酸菜鱼”吧!好吃吗?一样好吃。这是一个道理。
                                                  十
      不解放思想,死抱住一切“陈腐”不放,是抱残守缺的表现,无疑是落后的代表,会阻碍中国诗歌和文学的健康发展。当代中国,诗歌革命和文学革命势在必行。而且,必将以全新的理论构建为第一战略任务。这一步,一经跨出,必定势不可挡。不会以任何个人或团体意志为转移,这就是历史的脚步,这就是文坛春天的霹雳。

      在建国62周年之际,临屏杂乱写了这些,供朋友们参考。问好我亲爱的同胞们!让我们共同努力,精诚团结,携起手来,为中国的诗歌和文学奉献绵力吧!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2011年10月1日 于卧云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莲楚妘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10-24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4-3-29 07:55 , Processed in 0.0376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